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理解并掌握数学、自然科学、自动控制工程基础、通信工程及轨道信号控制工程基础,并能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城市轨道通信信号系统及设备运行保障及维护、故障诊断等方面问题。 | 指标点1-1:掌握数学、工程数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应用于建立和求解数学方程。 |
指标点1-2:掌握工程制图与CAD、电子科学等基本知识,并能用于辅助求解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
指标点1-3: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分析与设计、控制理论、信息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及应用等知识。 |
指标点1-4:掌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方面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维护和运营管理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和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指标点2-1:能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判断和表述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
指标点2-2:能够针对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工程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分析其可行性,验证正确性。 |
指标点2-3:能够利用相关工具,对解决方案进行模拟仿真或理论分析,并能预测方案的局限性。 |
指标点2-4:掌握本专业重要资料来源及获取方法,包括网络搜索工具使用方法和在工程实践中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体系结构,相关设备的原理、技术和操作方法,能够综合运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仿真、设计、研发,能够在上述各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指标点3-1: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运行保障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在解决方案的设计环节中能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
指标点3-2:具有运用相关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和分析系统的能力,有效整合现场既有资源、组织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及问题的能力。 |
指标点3-3:能够结合专业知识,综合考虑质量、安全可靠性、成本以及对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等因素影响,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运行保障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条件,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体系结构,相关设备的原理、技术和操作方法进行研究,包括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控制,计算机联锁、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及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技术,并能够进行分析、实验和综合,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指标点4-1: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体系结构,相关设备的原理、技术和操作方法,综合运用电子、通信、检测、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进行系统分析、仿真、设计与研发。 |
指标点4-2: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控制,计算机联锁、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及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原理,进行基本的工程实验,并能够观察、测量、计算和记录实验数据。 |
指标点4-3:能够利用信息综合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说明,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具有撰写实验报告、设计报告、总结报告的能力。 |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体系架构,相关设备的原理、技术和使用方法,开发、选用适用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综合运用相关技术对信号系统传输平台进行预测和仿真,根据仿真结论进行分析、设计、维护及维修,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指标点5-1:掌握电气及电子元器件知识,能运用电子通信、信号、检测等学科知识,在哲学、系统工程等方法指导下,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并能正确描述城市轨道通信信号系统及设备的具体故障与成因,能够用科学方法和观点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 |
指标点5-2:掌握信号系统相关的常用状态检测技术和手段,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具备学习现代诊断技术方法和使用各类检测设备的能力。 |
指标点5-3:掌握与熟悉各种检测工具的操作使用方法,熟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的维护及维修方法,具备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设备管理及制定规程的能力。 |
指标点5-4:掌握自动化领域的信息处理知识,具备参与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及设备改造或国产化等工程实践项目,及制定工程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条件的能力。 |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当承担的责任。 | 指标点6-1:了解我国自动化行业相关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遵从规范化设计与管理。 |
指标点6-2: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时对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
指标点6-3:综合分析系统运行的过程,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勇气。 |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指标点7-1:了解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指标点7-2:能够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指标点7-3: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产生的结果有准确的预测,并能及时评估结果对环境影响。 |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指标点8-1:熟悉中国发展的历史沿革,理解个人在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 |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
指标点8-3: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热爱和尊重劳动。 |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指标点9-1: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明确团队成员之间的任务关系,并在团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指标点9-2:能够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各种资源,有效实现任务目标。 |
指标点9-3:能够正确地认识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和责任,积极承担应有的职责。 |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能做到清晰表达和明确回应。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指标点10-1: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外文技术资料(科技论文、仪器操作说明书、工程标准);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具有双语能力。 |
指标点10-2:能够利用外语,使用专业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和表达,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
指标点10-3: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的运行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进行行业交流。 |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指标点11-1:能够掌握并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和管理方法。 |
指标点11-2:能够在工程活动中考虑管理和经济的因素,具备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
指标点11-3:能够在工程活动中考虑工程成本与社会责任,具备积极调整项目管理模式的能力。 |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指标点12-1:对于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
指标点12-2: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学习发展自身的能力,表现出自我学习和探索的成效。 |
指标点12-3:具备强健的体魄,能为终身学习提供身体基础。 |